当前位置:中国农民网 > 经销市场 > 正文

面粉旺季不旺,甚至还降价,到底咋回事?

时间:2018-01-02 15:18 来源:面粉信息网 作者: 阅读: 次
  近年来国内城乡经济差异逐年缩小,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是提高比较明显,食品方面的消费不但趋于多样化,而且更趋于营养化,肉蛋奶类的消费也是在不断的增加,所以近几年小麦的消费情况也是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
  其中除了作为主食试用的小麦制粉需求开始下滑以外,元旦以及春节等一些传统节假日所带来的面粉消费效应也在弱化,面粉终端市场销售情况较往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国内面粉加工企业面粉走货速度缓慢,面粉市场价格偏弱运行,几乎成了近年的常态,导致面粉加工企业的开工率较往年偏低,同时节后需求较节前显得更为惨淡,各地面粉加工企业对面粉的后期销售预期不高,开机率就更难提升,库存消耗速度偏慢,部分面粉加工企业为削减面粉库存量连续下调出厂价格。同时,不仅主要产品-面粉的需求有所减少,小麦其他方面的主要消费数据也并有一定的下滑。据统计,2017/18年度国内小麦饲料消费为50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200万吨,减幅30.8%;国内小麦工业消费为65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100万吨,减幅11.7%。
  食品安全、质量为王、可追溯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因为小麦制粉行业入业门槛并不高,所以近年国内面粉加工业不断快速发展,直至现在的产能严重过剩。期间各种规模企业陆续生成,其产品质量和数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国内面粉质量也表现参差不齐。
  今年11月6日,国家食药监总局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小麦粉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公告要求,取得“小麦粉(通用)”生产许可的企业,不得在小麦粉中添加任何食品辅料,取得“小麦粉(专用)”生产许可的企业,生产专用小麦粉时,应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淀粉》(GB3163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加工用植物蛋白》(GB20371)、《谷朊粉》(GB/T21924)等相应的标准,添加食用淀粉、大豆蛋白、谷朊粉等食品辅料,并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公告明确,小麦粉生产企业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如实标注,不得虚假标注产品成分,不得虚假标注执行标准,不得生产无标识、标识不全或标识信息不真实的小麦粉。
  当然,这已经是国家多次出台的关于食用粉的安全政策,以应对国内高速发展的制粉业带来的负面利益,也是说明我国食用粉类应该注重的质量的保证和提升。同时,当前产能出现严重过盛,面粉企业定首当其冲。以前一片区域的制粉企业量少,企业的年年能挣个钵满盆满,现在不一样,制粉企业各地开花,一旦有了竞争压力,其产品价格产量都会受到明显影响,片区的营销客户被瓜分,企业的经营压力也随之增加,甚至不少企业因此停产,看似也是非常符合市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所以,产品质量安全是永恒的话题,也是时刻不容怠慢的。
  制粉企业产能分化严重产业正值整合阶段
  近年来,市场面粉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发展扩大自己的生产加工能力,例如,对于面粉龙头企业五得利来说,2017年注定不平凡,其新建车间陆续开工,亳州二车间1200吨、禹城三车间1000吨、咸阳三车间1200吨、商丘二期3000吨、大名八车间1800吨、柏乡二车间3000吨、新筹建青岛4000吨、邯郸3000吨、渭南3000吨今年都已开工建设,所有项目落产后,五得利加工规模将达到62000吨,进一步夯实世界第一的基础。
  从加工企业的模式来看,随着大型企业的不断扩产,不断在不同地区增开分厂一些规模有限的制粉加工厂家的前路也变得越发狭窄。这也同时说明我国面粉行业产能不仅仅是在迅猛扩展,国内消费结构也正在升级,面粉加工企业正不断走向现规模化及区域化,面粉市场以后也会逐渐转变为集团性的竞争。
  从加工产能区域分布来看,产能超2000万吨的省份2个,为河南和山东;超1000万吨省份3个,为江苏、河北和安徽;超200万吨省份7个,为陕西、新疆、湖北、四川、广东、黑龙江和山西。该区域河南、山东、江苏、河北、安徽五省小麦产量高,约占全国总产的75%左右。面粉加工企业数量多,五省入统企业约占全国入统数量超50%。小麦粉生产能力所占比重大,五省年加工能力约占全国总产能的70%,而小麦粉实际产量大,五省小麦粉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5%。
  从加工企业数量来看,行业内中小型企业仍占多数。据统计,日处理能力200吨以下的企业近2000家,占入统企业数量的70%,且众多规模以下企业尚未纳入统计。受企业规模偏小影响,大部分企业只是从事满足当地市场需要的简单生产,产业链条短,尚无法满足市场对多样化、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按照当前市场走向来看,市场小麦加工企业数量正逐渐减少,但日产400吨以上的企业数量正逐年增加。而国家调控政策执行中,龙头加工企业在调控中作用巨大,相比其他加工企业也更具有政策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受此影响,部分小型加工厂要么在此行业洗牌中被踢出局,要么被他厂收购,生产逐渐转为集团化。
  如何应对产能严重过剩?
  当前我国制粉加工业能力和发展速度毋庸置疑,但其发展过程中仍是存在很多阻碍因素。后期发展过程中绝不是仅已数量为重,制粉企业因其面粉的特色,优质,专项性的特点而取胜,所以后期专用粉市场潜力不小。近年来,国内专用粉的品种和产量逐步扩大,面制主食工业化的发展快速,小麦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方兴未艾,小麦粉的营养和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
  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指出,重点发展适合传统食品专用粉,今后相当长的时间,我国面粉工业将以安全、营养、方便、专用型产品为主要发展方向,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优、新、特产品比重,重点发展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蒸煮类、速冻类、油炸类食品专用粉,满足饮食和传统主食品工业化需求,到2020年,专用粉品种达到50个以上,产量在小麦粉总量比重中达到40%以上。未来国内消费者对于高品质高营养的面粉产品、主食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高。粉企应紧抓消费需求,走差异化竞争路线随着国内消费者要求越来越高,消费个性化、多样化已逐渐成为主流。
  同时随着我国面粉加工业的整合,生产集中度、经营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社会市场分工的要求,面粉加工将向分工愈加细化的方向发展。面粉加工企业应洞悉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从盲目扩大规模、恶性竞争的经营模式逐渐转到抓质量、重研发、上档次、重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上来,坚持产品安全质量第一,把“适口、营养、健康和方便”作为发展方向。
  中小型面粉加工业应立足于开发适合于地方特色或风味的面食制品专用粉,以面粉品质特色化为亮点,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而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应充分发挥其规模化优势,开展上下游联合协作,实现产业链融合发展,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及企业转型升级。
  回顾2017年小麦制粉产能利用及发展缺陷
  据统计,从2006-2015年的十年时间期间,国内小麦加工面粉能力从9600多万吨,发展至2.2亿吨,足足翻了一倍多。目前国内面粉产能利用率已远不足70%,这个数据与国际公认合理产能尺度相差甚远。当前小麦制粉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过盛的情况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导致国内面粉市场竞争状况较为无序、激烈。
  中小型面粉加工企业凭借较为低廉的劳动力和其他生产成本的明显优势,其产品在市场上大打价格优势战,直接对大中型的麦粉加工企业造成冲击,这也是造成近来麦粉调价难度增加,麦粉价格疲软的因素之一。从而,小麦制粉行业将会有一段时间会处于这种恶性循环的竞争中,造成全行业盈利大幅下滑的尴尬局面,这也造成许多小型麦粉加工企业几近倒闭,甚至已经倒下。
  当然,制粉企业的“亚健康”发展现状也因国内目前没有相关并且有效的企业体质政策来进行整改。小麦加工企业普遍缺乏政策导向和行业协会的指导,其发展策略模糊,70%以上的小麦粉加工企业没有发展规划,发展不平衡。在众多小麦制粉加工企业中既有工艺先进,设备精良,产品出率高、原料利用高的企业,同样也有设备简单,原料利用率低下的小机组,而且数量较大,并将较长期间内存在。这一系列的问题除生产企业自身发展存在的以外,相对有效且能实施的相关政策并不多,这是我国后期生产调控的方向之一。
  2017年小麦制粉开工分化明显
  近些年国内制粉企业的产能过剩的情况已经不是什么鲜为人知的事情,但是按照当前整体面粉企业数量增速来看,要比之前有明显放缓的趋势;另外,制粉产业布局也是正处在比较明显的质变过程,就是产区集中度和产业集团化正在不断提升。
  其中国内制粉龙头企业均有不断增产扩产的计划,而后国内面粉企业的规模以及区域分化将会越来越明显,产区开工以及经营情况好于南方销区。所以面粉行业也在调整发展计划,进行战略转移,即由销区城市向小麦产区进行战略的转移(新建企业,特别是大中型面粉企业,几乎都在小麦产区建厂),这样不仅能降低面粉企业的小麦采购成本,提高面粉的市场竞争力,而且还能推动当地小麦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优质强筋麦、优质中筋麦、优质低筋麦的发展,逐步形成新的小麦产业链,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因其规模效应开工情况明显好于中小型面粉加工企业。
  面粉销售情况也分化明显,专用粉市场“量价”明显好于普通粉;高品质,好口碑的面粉也要好一般的厂家产品。这个时代,诚信经营,品牌竞争力毕竟不容小觑。面粉企业在经营中,一头要面对原粮的供应商,一头要面对面粉的经销商和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面粉企业要承诺信守,把企业信誉视为生命。突出自己的品牌独特个性和内涵,扩大品牌的差异性,塑造优秀的品牌,是提高整体竞争力的基础。因此,创品牌之路就是在市场竞争中发展过程中主要分化路线之一,也是现在制粉加工市场乃至大部分产业市场的主流转化趋势。
  2017年小麦粉需求格局分析
  2017年小麦粉下游消费需求情况。从2013/2014年度到2017/2018年度,国内面粉加工业对于小麦的消费量从7222.5万吨下降至6562.5万吨,其中,2014/2015年度降幅最大,从7222.5万吨直接降至了6900万吨,随后降幅逐步减少。实际上,近些年的面粉消费量更能真实体现出当下国内终端市场对于面粉的“真正”需求量。面粉的消费需求逐年下滑,其中涉及方面比较多,但是从大的方向来讲,还是主要归结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近几十年来,我国正处在大力发展阶段,国民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持续发展,而且支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有利条件不断积累增多,下图3-2-2就详细表现出近十年我国GDP的发展运行情况。可见国民经济能力正在提升,这也意味着生活水平能力也在发生质变过程,从最基本的食这个方面来讲,日常饮食方面也是逐渐增加更有营养、更加味美的食材,面粉的食物占比逐渐减少。
  其次,一定程度上,作为主食的面粉有走下坡路的趋势,但是其一些面粉的加工制品或高端制品的需求确实表现非常不错的,像速冻类,油炸类,蒸煮类,乃至更好的糕点制品,都是顺应现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而生。这使专用粉,质优粉的需求反而表现良好。最后还有就是面粉的非食用方面的需求,主要分为饲料用和工业用。但非食面粉方面同食用面粉消费差异较大,其中因其价格与食用面粉之间价格相差较大以及工业配比量的占比非常有限的等一些问题,对于此类小麦粉类,非食用面粉的用量并不会很大。所以非食用面粉的需求的量的影响对整体的面粉市场的需求影响力远小于食用粉类,对于面粉市场的研究,更多关注重心在于食用类。
  (一)小麦制粉等食用方面。按照近年面粉需求情况来看,普通面粉食用的需求的下滑态势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国民的生活环境状态也是不断的向好发展,所以未来专用粉、质优粉的需求会逐年增加,包括一些面粉的高端制品的市场需求也是会不断转好。但通用粉的市场刚需仍在,即使需求量再降也有一定的限度,未来改变的主要是面粉加工企业的生存和营销模式,面粉行业的大洗牌进程逐年推进,企业的生存模式逐渐转变成企业化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是就近来说,面粉近年行情“旺季不旺”表现得比较突出,节假日得效应对面企带来的利益也是不及当年,而且这样的状况几近定局。由于下年托市底价较往年下调3分,一但麦价动荡幅度过大,制粉企业利润也将随之波动,届时面粉价格调整或能带动下游采购情况的变化。
  (二)饲用需求方面预测。我们知道小麦的主要下游是制粉需求,也就是上小节提到的食用方面的,能占到小麦总需求的80%以上;其次是非食用的需求,其中非食用方面的饲料需求占主要。小麦的饲料需求是能量供应方面,主要是替代玉米为主。饲料配方中,一定量的饲料麦替代并不影响畜禽的生长和生产性能。研究表明,小麦用作畜禽饲料除能量比玉米略低外,其他营养指标均优于玉米,如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比玉米高50%,所以饲料企业在对小麦与玉米价格比较后,会择优采购。换而言之,小麦的饲料需求量会因玉米的价格变化而变:玉米价格高的情况下,小麦的饲料用量会增加,而若玉米的价格低位,小麦的饲料替代比例也将明显下降。今年第一季度,玉米价格算是在谷底徘徊,饲料麦的替代优势几乎失去;随后玉米价格变开始上涨,直至下半年之后便是已经走出谷底价格,玉米与饲料麦价差缩小,一定程度上来讲,下游也愿意增加饲料麦的替代用量。所以,后期关于饲料麦的使用方面,主要还是取决于其本身和玉米之间的价格差距关系,饲料采购也会因此考虑到生产成本而选优,也就对饲料麦的需求起到主要影响作用。(面粉信息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