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农民网品牌农业 正文

农创客 带着新思维做强农业

时间:2018-01-10 22:51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 阅读: 次

本报记者朱海洋

  修剪、施肥,这几日,边月明真的有些忙,几次预定的采访“爽约”后,终于在一天午饭后的闲暇间,与记者说起了自己的“农创客”故事。

  边月明是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人,算得上名副其实的“新农人”,“85后”的他数控专业出身,2009年大学毕业后,义无反顾回到老家,从事八竿子打不着的农业,种起了葡萄,惹得父母连连反对。

  尽管是山里娃,此前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可没想到,干农业竟会这么苦。从流转土地、筹措资金,再到搭棚、栽苗、施肥,大小事情都是边月明与他父亲两人从早到晚干。中间还天公不作美,又是台风,又是酷暑,一连串的打击。

  所幸,一个个关卡,父子俩总算都闯过来了。3年后,葡萄园初具规模,开始走上轨道,随着产量慢慢提升,效益十分可观。不过,才没几年,边月明就感觉到,光靠增加产量、低价销售,恐将难以为继,他瞄到了消费市场的升级。

  “怎么讲?最明显的两大特征就是:首先,绿色安全的要求更高了,只要品质好、口感佳,消费者对价格就不敏感;其次,消费日趋个性化、多元化,休闲、体验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边月明解释道。

  创业初期,边月明还愁销路,在2014年之后,他对于农旅融合的信心,可谓与日倍增。农场所在的安吉县,本身就是浙江乡村旅游的“开拓者”,几年间,人气陡增,一到周末,村里村外全是小轿车。何不抓住这些游客做文章?

  看到机遇后,边月明马上做出相应调整:一方面,将原先的亩产砍掉一半,一亩葡萄就只产1500斤,再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罩上防虫网,实现“减肥减药”,目的就是提高品质;另一方面,则发力休闲农业,丰富水果品种,加入民宿元素,建起了全县首个果园式民宿,吸引游客进园采摘、吃饭、住下来。

  由于早期农场的土地有限,边月明又在临近的银坑村,流转了150亩土地,重金投资建设一个50亩的四季水果采摘园,以及一个游客接待中心和一个山体集装箱特色酒店。今年,这个名为“葡萄缘”的项目也已投产。

  边月明告诉记者,尽管产量减半,但由于产业链拉长、附加值提升,葡萄园的亩均产值却提升了5倍之多。如今,农场内所有农产品都是通过现场采摘得以消化,不仅省了人工采摘的成本,关键打通渠道后,产品效益翻了一番。

  “利用水果采摘,为整个旅游业态丰富了体验内容,与此同时,民宿、餐饮则提供支撑服务,两者出现了互促互进的良好循环。总之,农业与旅游的界线越来越模糊。”边月明说。

  在边月明看来,“新农人”干农业,必须要有情怀,还得有另一个新思维,那就是必须变单打独斗为抱团竞争。因此,除了是两个基地的老板,边月明还是安吉县美人指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

  据了解,现在,合作社辐射带动了周边5个乡镇的老百姓,一起发展现代农业。去年,整个合作社的销售额达到了2800万元,并成功获得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和国家绿色食品的双认证。

  边月明告诉记者,接下来,在安吉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的大平台上,他准备进一步做大“共享文章”。“现在是资本时代、共享时代,讲求‘狼群效应’,只有抛弃传统思维,通过整合资源形成更大合力,才能一起把市场的蛋糕做大,实现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