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农民网 > 农业资讯 > 科技农业 > 正文

一棵黄花里如何做出多样文章

时间:2017-12-05 15:05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 阅读: 次

  麻树田

  近年来,山西省大同市黄花产业由小到大、由分散向连片规模种植,由农民自发到自觉,由一般种植、人工晾晒向标准化种植、工厂化烘干加工、市场化营销跃升,有力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今年以来,全市黄花发展总面积达到17万亩,其中进入盛产期面积6万亩,黄花干品产量1.5万吨,产值7.5亿元。素有“中国黄花之乡”美誉的大同县,预计年底黄花基地可达14万亩,广灵、阳高、浑源等县也形成了规模发展趋势。

  2005年“大同黄花”商标通过国家工商局原产地保护认证。目前,大同县有6万亩黄花通过无公害认证,1万亩黄花通过有机认证。今年,该县获批国家黄花种植加工标准化示范区。由三利农产品公司带动,建设2万亩基地,通过建立健全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实现全过程标准化生产,年产优质黄花菜5000吨,收入达2亿元。

  大同市围绕黄花产加销,培育了加工销售龙头企业13家、种植合作社95家。其中最大的公司是大同县政府与大同市经济建设投资公司共同成立的宜民产业发展公司,投入4.3亿元,发展黄花基地1.5万亩,拥有8条烘干流水线,日可加工鲜黄花400吨,满足8000亩盛产期黄花加工需求。

  大同县在传统种植和加工基础上,开发出速冻保鲜黄花、方便食品、黄花饮料、黄花素、黄花酱、黄花宴等系列产品,打造了多条赏花精品旅游线路,举办了黄花采摘节,全产业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黄花是珍贵的药食同源花卉,在全国共有4大产区,山西省大同县是主产地之一。大同属温带半干旱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火山喷发形成富锌富硒土壤条件,所产黄花品质全国领先,色泽金黄、蕾长肉厚,味道清香,脆嫩可口,富含钙、铁、胡萝卜素等微量元素。

  大同有600多年的黄花栽培历史和丰富的加工经验。2003年大同黄花菜通过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地。

  今年7月,大同县通过国家级出口黄花质量安全示范区验收,9月“大同黄花”继获山西区域公用品牌之后,又获全国百强区域公共品牌。

  黄花为多年生宿根作物,管理简便,病虫害轻,投入较少,一次栽种多年受益。按照目前每公斤干黄花50元左右的单价计算,扣除水费、肥料、人工及秧苗等每亩约2500元的支出成本,亩纯收入万元左右。

  目前,大同县已有精准扶贫2941户、6272人种植黄花1.4万亩,成为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引擎。该县吉家庄乡吉家庄村由党员牵头成立了黄花种植合作社,吸收贫困户有钱出钱、有地出地、有力出力,发展黄花基地3000亩,人均收入6000元以上,带动全村248户、50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此外,黄花根系发达,地下根茎纵横交错,茎叶能较好覆盖地表,对于防风固沙、防治水土流失效果明显。

  发展大同市黄花产业,应着力构建黄花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强化完善扶持政策,规模调大,结构调优,品牌做响,延长产业链,拓展价值链,做大做优做强主导产业,助推特色产业扶贫,把黄花产业打造成大同市农牧交错带核心示范区建设的优势产业、产业扶贫的富民产业、振兴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以政府为导向、农民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投入、利益共担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扶持方式,扩大黄花产业保险的覆盖面,探索多种形式的保费投入,给广大黄花种植户吃上“定心丸”,实现由单纯扶持种植向扶持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品牌打造等全产业链扶持转变。

  加大科技研发,大力开发黄花精深加工,推广速冻保鲜技术,开展提纯研发。研究高产高效、防病治虫等配套技术;加强新品种和加工新技术引进,提高黄花生产、产品科技含量;加快黄花机械化采摘研发,破解人工效率低的瓶颈;开发科技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黄花提纯型产品5-10个,使黄花的蕾、杆、茎、叶得到充分利用,形成科技含量高、市场效益好的全产业链条。

  把黄花产业建设同生态建设、文化旅游相结合,以黄花为媒,带动辐射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充分挖掘和开发黄花文化内涵,结合生态观赏价值,发展乡村休闲农业和观光旅游。举办大同黄花节,提升品位和内涵,打造全域旅游全新名片,提高大同黄花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

  培育品牌,引导企业按照国际、国内有关产品质量标准,加强黄花品牌注册、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等工作,不断提高黄花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围绕“大同黄花”区域公共品牌,适应消费升级和休闲康养需求,提升产品档次,开发新产品、新功能,增加附加值。

  (作者系山西省大同市市委农工办、市农委主任)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