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移风易俗:不比排场比文化

时间:2018-01-08 17:22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 阅读: 次
不比排场比文化
 
  ——看浙江省温州市如何移风易俗
 
  本报记者蒋文龙 朱海洋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浙江温州人讲究排场和阔气,尤其是丧事的大操大办。实际上,在温州内部,许多人也希望改掉陋习,可碍于相邻情面和约定俗成,最终只能不得不办、不能不办。
 
  不过,从过去讲排场,到如今比文化,最近几年,温州各地出现的不少文明新风:乐清重点整治丧葬礼俗,4个多月节省礼俗开支4.7亿元;鹿城成立全省首个海葬民间组织后,已有90多个案例;在瓯海,仅花圈、花篮数,就从过去平均每场近百个下降到现在的十多个。此类事情不胜枚举。
 
  2016年9月,温州被确立为全国移风易俗工作试点城市,一年多来,文明习俗观念在当地开始渗透人心。那么,新风是如何走进温州大地的?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进行了采访。
 
  软硬兼施,先树导向
 
  文成县的玉壶镇,是温州著名的侨乡,全镇旅外侨胞有5万多人,素有“侨领之乡”的美誉。近年来,随着物质条件急速提高,涌现了一大批土豪式华侨,摆阔气、比排场之风盛行。
 
  怎么改掉陋习?记者发现,软硬兼施的“战术”,在玉壶镇十分受用。何谓“软”?就是从宣传教育入手,发传单、贴海报、挂横幅,再召开党员干部大会、清明时节回乡恳谈会,在文化礼堂、道德讲堂开设专题讲座,形式十分多样,目的就是让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婚丧理念。
 
  “软”的作用在于营造氛围,但想要效果好,还得有“硬”作支撑。针对大操大办现象,玉壶镇党委和政府就出台通告,要求各村制订村规民约,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宴请人数、桌数等都予以明确规定,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负责劝导教育、监督举报等职责。除此之外,镇里严厉打击占道搭棚办丧事、违法占用土地私建坟墓、非法买卖烟花爆竹等行为,发现有改装的花车、电子花圈车,一律扣押。
 
  综合施策下,玉壶的不良风气开始逐步改变,全镇涌现出369个“好儿媳、好公婆、好家庭”,评选出2500多家十星级文明户。
 
  鹿城区在出台《殡葬改革工作实施意见》后,通过各种手段,实现文明宣传365天在线。去年,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就多达1100多场,丧事不送花圈、不收礼金逐渐成了民间自觉,丧事酒桌数与前两年相比,减少了至少一半以上。
 
  疏堵结合,培育载体
 
  在泰顺县泗水之畔,2017新年伊始,一场集体婚典刷爆当地人的朋友圈。这种新式的集体婚礼最为提倡节俭朴素,在10对新人看来,借助集体婚礼,一则大大省去时间和精力,二则可免去传统婚礼的喧闹,既不落俗套,又不失热闹和浪漫,还能在众人祝福下走进婚姻殿堂。
 
  移风易俗是做人的工作,要使新风尚成新常态,光有“堵”还不行,关键在于跟上服务。因此,温州的另一条经验就在于,由政府提供各类服务,培育移风易俗的落地载体,而策划举行集体婚礼就是典型做法之一。
 
  在主城区鹿城,越来越多的公园广场、美丽乡村、农村文化礼堂,正成为新式简约婚礼的基地,而豪华婚车队变共享单车巡游,新人座驾变社区小巴,炫美婚纱变传统服饰,天价婚宴变浓浓文化味儿的温州地道瓯婚,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
 
  “身后事”一直是温州移风易俗的“头疼事”,曾经一度,温州成了全国“青山白化”的地区之一,但这几年,壁葬、树葬、花葬、海葬等多种安葬方式开始盛行。归结原因,还在于殡葬改革服务的跟进。
 
  记者了解到,在温州,老百姓除了能免费享受节地葬法穴位、树葬、私坟弃葬置换等服务,还能得到树葬对象每例5000元补助、海葬对象每例8000元补助、丧事集中办理800元补助等。
 
  永嘉县在落实四项基本殡葬服务免费政策的基础上,还在全市率先压缩生态公墓审批流程,对建设面积5亩以下的公益性生态墓地不再办理林地占用手续,而且大大缩短审批程序和时间。去年前5个月,永嘉累计为2195名逝者家属减免220多万元费用,审批公益性生态墓地109处、生态节地葬墓位15万余穴,预计建成后可满足今后30年的丧葬需求。
 
  抓“关键少数”,树立榜样
 
  乐清市天成街道万桥片的3个村,因千年古桥而得名,历史底蕴深厚,民风古朴,但与此同时,一些陈规陋习也根深蒂固。怎么打破?当地的做法是:抓住“关键少数”,组建一支敢于担当、敢于扯开面子的基层干部队伍。
 
  起初,由于缺乏刚性的约束力,也有碰到不配合的丧户,村“两委”干部就上门做思想工作,殡葬改革工作小组上门张贴《丧事简办通告》,为丧户提供丧事筹备建议,并轮流蹲守,从源头上制止大操大办。
 
  这一做法经过3年多的实践,如今逐步形成一套固定的文明办丧模式,也得到了绝大部分老百姓的支持,丧事费用大幅减少,交通拥堵、半夜扰民等现象也显著减少。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推进移风易俗过程中,温州市鼓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企业界人士等新乡贤发挥榜样作用,带头节俭办理婚丧嫁娶事宜,带头革除陈规陋习,带头树立文明风尚,号召群众把节约下来的礼俗开支捐赠给公益事业。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后,如今的温州,不比排场比文化,不比阔气比温情,开始蔚然成风。著名侨乡瓯海区丽岙街道,过去老人祝寿喜欢全村发寿礼,现在变为投身公益事业;鹿城区前沙村老人张万林把原本存下用作过世后治丧的10万元,捐给了村老人食堂;瑞安市这几年涌现327项民间道德奖,基本实现镇镇有好人,村村有标兵,用构筑大爱大美之城,助推移风易俗。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