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农民网 > 农业资讯 > 文化艺术 > 正文

清河县六十余位退体老人用四千件乡土旧物回味“老日子

时间:2017-12-25 16:13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作者: 阅读: 次

清河县六十余位退体老人,用四千件乡土旧物——

  回味“老日子”留住乡土记忆

  宋红雷  本网见习记者 邓保群  文/图

  “这是耕地用的犁铧、称粮食用的斗、照明的煤油灯、纺线的纺车……”近日,在河北省清河县的农耕文化展览馆内,70岁的退休老干部李焕发为前来参观的小朋友们一一介绍老物件的用途,这么多“稀奇”的东西,好奇的孩子们眼睛都看不过来。

  “李爷爷,这石头是干什么用的呢?”

  “这是石磨,古时候用来磨米磨面用的。”对于李焕发来说,每天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到馆里给前来参观的人讲解老物件的来历和用途,回味着“老日子”的余温。

  耕耘馆、日用馆、纺织馆、运输馆、作坊馆、婚俗馆等13个分馆内摆放的4000余件展品,既见证了历史,也见证了60位花甲老人为“抢救”这些东西奔波忙碌的身影。

  “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械化的应用,一些传统农耕器具正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消失,为进一步传承、弘扬农耕社会形成的敬天惜物、勤俭节约精神,让年轻一代了解农耕历史,记住乡愁文化,我们自动发起建馆事宜。”农耕展览馆发起人郑成明感触颇深,“乡愁是什么?是父亲手中的皮鞭和耕犁,是母亲的纺车和捶布石,留住这些我们自己或祖辈使用过的老家什,就等于留住了我们对家乡故土的深深思念和记忆,就留住了我们的根脉。”

  几年前,郑成明退休后,闲暇之余爱到农村转转,看到百姓收秋种麦全部机械化,“一些传统农耕具正在逐渐消失,年轻人见都没有见过。”郑成明突然有了收集传统农耕具的想法,他的初心点燃了许多同龄人的梦想,一支60人的传承农耕文化志愿者队伍很快成立,成员全是退体老人,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60岁。他们走村串巷、张贴布告、四处奔波,收集一些濒临消失的传统农耕器具,为此,他们不惧严寒酷暑、不言年迈劳累,问及他们动力何在?追寻根脉、记住乡愁。

  “这几十年的变化太大了,胜过过去几千年,但是传统中的优秀元素不能去除,它需要和现代的东西有机地衔接起来。有人认为我的思想守旧,抱着老东西不放,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传统的优秀文化需要继承和创新,现代的东西更要推进。”郑成明好几次明确地向记者澄清他积极建馆的出发点。

  2015年11月,由郑成明个人出资10余万元,终于在坝营镇建馆。历时一年半,该馆从最初的三家平房、100余件老农耕具发展到13间屋子、300多门类、4000余件旧物展品。这些物件不仅来源于本地区及周边县市,还包括了黄河中下游地区,承载了西北、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区人们的集体记忆。

  在收集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些纺车、织布机、煤油灯、梳妆匣等老物件,于是,他们收集的范围从农耕具扩展到其他乡土旧物。

  馆长张朝玉说起建馆过程记忆犹新,“一听说哪里有‘稀罕物件儿’,大家就赶紧过去收,近的骑自行车,远的坐汽车、火车,可以说是‘抢救性’收集。过程很忙碌,也很劳累,但我们很开心,觉得做这些事,值!对后代意义非凡。”

  张朝玉指着一辆木头轮的“古代大马车”说:“这辆马车是明末清初的,从山东信阳县的旧物市场淘到,几个老伙计坐着火车赶过去,整整花了三四天时间才拉回文化馆。”

  渐渐地,60余位老人的行动感动着无数人的心,谁家有旧农耕具、老式生活用品都积极主动捐献出来。

  展览馆免费对外开放,两年来已接待3万余名参观者。

  走进馆内,我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农耕具、生活用品、纺织工具,从货郎的担子、摇铃,到装备齐全的木制马车,以及婚嫁、丧葬器物等老物件应有尽有,它们大部分被细心地贴上了标签,上面标示着来历、捐赠者等信息。从这些旧物里,孩子们看到的是新鲜与好奇,大人们看见的则是满满的记忆与乡愁。

 

(责任编辑:)